欢迎进入郑州英诺高科有限公司!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主页>>新闻中心
电喷雾质谱(ESI-MS)

发布日期:2009-12-07      信息来源:admin

     质谱分析法是通过测定样品离子的质荷比(m/z)来进行成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在质谱技术发展过程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电离技术和检测技术的制约,质谱方法只能对小分子的分子量进行准确、灵敏的测定。20世纪80年代末诞生了两种新的软电离技术: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MALDI),这两种电离技术可以使核酸或蛋白质、多肽等不易挥发的生物大分子产生汽化的带单电荷或多电荷的分子离子,从而能够测定其分子量,同时它们所具有的高灵敏度和高质量检测范围使生物大分子的微量分析成为可能,通过串联质谱分析还可以得到结构信息。质谱技术真正进入到了生命科学领域。
      在近年来,电喷雾质谱(ESI-MS)已发展成为一种通用的质谱技术,它所涵盖的分析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甚至可以分析不挥发和热不稳定等化合物,分子质量范围从300~1000u的小分子化合物一直到分子质量超过150000u的生物大分子。电喷雾电离现象的实验先驱J.Zeleny(1917年)及后继者Malcolm Dole(20世纪60年代后期)先后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实验,确定了大分子转化成可供质谱分析的气态离子的实验参数。1984年,John Fenn及其在美国的合作者M.Yamashita,还有M.L.Aleksandrov及其在前苏联的合作者,首次各自独立地宣布了ESI与四极杆质谱、磁质谱成功结合的报告。由于ESI的实验条件相对简单且在大气压环境下工作,非常适合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实现样品自动分析,能够分析复杂基质下的混合样品,从而为需要液相分离样品的质谱科学家提供了满意的接口。ESI-MS从一开始就成为了药学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重要的标志性工具,广泛地使用在组合化合物库的高通量筛选、杂质分析、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代谢产物的确认,以及蛋白质结构特征的表达等各方面应用领域。
作者:admin